吉兇:中簽 詩曰:投身巖下銅鳥居 須是還他大丈夫 拾得營謀誰可知 通行天地此人無 【白話解釋】得此簽者,如棲身居下的大雕一樣,雖身處險境,卻不失大丈夫的心胸與氣概,所以你所獲得的富貴榮祿別人難以得到,最終你通行天地的能力也無人能比。 解曰:食用無魚 身清喜貧 待時利樂 權與概人 【白話解釋】此簽為中簽。 吃的用的少有富餘,卻自身清正,安貧樂道。待到時機來臨,獲得的好處與快樂,也應衡量著幫助他人。 簽語:此卦投巖銅鳥之象,凡事宜順吉之兆。 【白話解釋】此卦投巖銅(雕)鳥之象。凡事宜順吉之兆。(此卦為棲居懸巖下的大雕之象。 所求的事順其自然,如此才會有吉祥的兆頭。) 仙機:此簽傢宅不利,自身中吉,求財中吉,交易難,婚姻平平,六甲安,行人近,田蠶早種,六畜損,尋人見,移徙吉,失物見,疾病歿送,訟有理,山墳安。 【白話解釋】問傢宅情況:不吉利 問自身狀況:一般 求財:一般 問買賣狀況:有難度 問愛情婚姻:一般 問懷孕生育:平安 問遠行人情況:接近目的地 問農事(田蠶)狀況:應早種 問傢養動物(六畜)狀況:有損失 尋人:能見到 問失物:能找見 問官司情況:有理 問遷徙搬傢:吉利 問疾病狀況:死亡送喪 問祖墳:平安 古人典故:【仁貴遇主】 薛仁貴(6l4—683年)是南北朝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後代,屬河東薛氏傢族,但是到他這一輩,傢族已經沒落。其父早喪,雖自幼傢貧,但是習文練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過人,天生飯量也大。 薛仁貴生於亂世之中,以務農為生,未有什麼發展。到三十歲時,他想遷移祖墳,以期帶來好運,但他的妻子說:“有本事的人,要善於抓住時機。現今皇帝禦駕親征遼東,正是需要猛將的時候,你有這一身的本事,何不從軍立個功名?等你富貴還鄉,再改葬父母也不遲!”薛仁貴覺得有道理,於是告別妻子,去應征入伍,開始瞭他馳騁沙場四十年的傳奇經歷。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從洛陽出發,出征高句麗(高句麗與百濟、新羅並稱朝鮮三國時代,後統一於新羅一編者)。同年三月,在遼東安地戰場上,唐軍將領劉君邛被敵軍圍困,無法脫身,無人能救。在此危難時刻,薛仁貴單槍匹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麗一將領人頭,並將其懸掛於馬上,敵人觀之膽寒,遂退,劉君邛被救。此役過後,薛仁貴名揚軍中。 隨後不久,在安市(今遼寧省海域南管城子一編者)之戰中,薛仁貴把渾身武藝發揮得淋漓盡致。憑此一戰,他成為瞭當時唐朝的第一猛將。貞觀十九年四月,唐軍前鋒進抵高句麗,不斷擊敗高句麗守軍。六月,唐軍至安市,高句麗莫離支遣大將高延壽、高惠真率二十五萬大軍依山駐紮,抗拒唐軍。唐太宗視察地形後,命諸將分頭進擊。薛仁貴身著與其他士兵不一樣的白衣戰袍,手持方天畫戟,腰挎兩張弓,單騎沖陣,殺入敵陣二十五萬大軍之中,打亂瞭敵人陣形,使其無法應戰。高延壽、高惠真屢次想重新組織隊列進行拼殺,但都被薛仁貴沖殺得七零八落。唐軍大舉跟進,高句麗軍大敗。當時,李世民在遠處觀戰,望見身著白袍的小將在人山人海中精彩搏殺,非常驚訝。戰後,李世民立即召見薛仁貴,賜馬兩匹、絹四十匹,俘虜十人為奴,並提拔為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都尉。 後來唐軍久攻不克,又值冬天大雪,糧草不濟,於是撤退。途中,李世民對薛仁貴說:“我的將領們都老瞭,現在遇到戰事已經不堪忍受這種重負瞭,我想挑選年輕能幹的將軍,沒有人比得過你。這次征伐,就算得到遼東也不是我高興的,最高興的是能得到你這樣的人才。” 唐太宗的“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幾乎成瞭名言,拿遼東大地,百萬領土來評價薛仁貴,可以看出其能力。唐太宗去世後,其子唐高宗繼續重用薛仁貴,使其終成一代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