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機算命網

探索命理奧秘,指引人生方向

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

中國第一座佛教寺廟是洛陽白馬寺。白馬寺,位於洛陽城東10公裡處,離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裡,號稱“中國第一古剎”,中國佛教祖庭和發源地。白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占地約四萬平方米。寺內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 因佛而生,緣佛而建。 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派羽林郎中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出使西域。三年後,也就是公元67年,使團從西域請來瞭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並帶回瞭佛像和佛經。帶回的佛經、佛像,珍貴異常,必須要妥善安置;僧人翻譯佛經而需常住。怎麼辦?這可是皇帝第一次迎請佛經、佛像、高僧啊,漢明帝可不敢有半點馬虎,於是,東漢永平十一年特地在洛陽建成白馬寺,將佛像、佛經放置寺中,高僧也有瞭住處,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國第一座寺廟,中國佛教的歷史從此開啟。 洛陽白馬寺,位於洛陽城東10公裡處,離漢魏洛陽故城雍門西1.5公裡,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座官辦佛教寺廟,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發源地。距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國傢AAAA景區,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洛陽白馬寺中,第一部漢譯佛經《四十二章經》誕生,第一部韓文佛律《僧戒心》誕生,最早傳入中國的梵文佛經《貝葉經》也收藏於此。洛陽伽藍,佛教聖地。 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1月,白馬寺被國傢旅遊局命名為首批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 擴展資料: 白馬寺的建立與漢明帝劉莊(劉秀的兒子)有關,傳說中,漢明帝因夜夢金人而派使者蔡音、秦景等十幾人去西方取經。蔡、秦等人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得遇攝摩騰、竺法蘭二位高僧,在取得佛經後,又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揚佛法。 二位高僧欣然應允,於是,便與蔡音、秦景等人,用白馬馱運佛經、佛像,穿山越嶺,走過沙漠。於永平十年(公元67年)到達國都洛陽。漢明帝非常開心,對二位高僧極為敬重,親自前往接待,並將他們安排在鴻臚寺暫時安住。 鴻臚寺是當時掌管外交事務的官署,那時候還沒有寺院,並不是現在這種傳播佛教的寺院。因為當是的“寺”就是一種國傢行政機構的名稱,比如大理寺、太仆寺、光祿寺等等,和佛教無關。 第二年,漢明帝在當時的洛陽城西修建僧院,專門供僧人們居住,從事譯經、弘法工作。因為皇帝對佛教非常重視,並且是親自掌管,所以也就和官署名一樣,叫做“寺”,又因為佛經、佛像都是用白馬馱過來的,所以,就命名瞭我們中國的第一座佛寺——白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