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5月為春季,以4月中旬晚上八九點鐘看到的星空為例,這時可以看到北鬥七星鬥柄指向東方; 每年6~8月為夏季,以7月中旬晚上八九點鐘看到的星空為例,這時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南方。 每年9~11月為秋季,以10月中旬晚上八九點鐘看到的星空為例,這時北鬥七星已來到北方低空。 每年12月-第二年2月為冬季,以1月中旬晚上八九點鐘看到的星空為例,這時北鬥七星已來到東北方天空,鬥柄指向北方。 北鬥星相對於北極星,位置基本上是不變的,但地球的自轉會讓人感到北鬥星在繞著北極星轉。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 北鬥七星又簡稱“北鬥”。離北天極不遠,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除δ(天權)星為3等星外,其餘六星都是2等星。把北鬥七星鬥前二星連接,並朝鬥口方向延長約五倍距離即可找到北極星,常被用作指示方向和識別星座的標志。 北鬥星屬大熊星座。是指在北天有排列成鬥(杓)形的七顆亮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在日常生活中常幫助人們在夜間辨別方向。我國歷代記述北鬥星的著述繁多,如《甘石星經》、《虞書》、《史記》、《淮南子》、《晉書》等。